最新的 Rapaport Research Report 显示,天然钻石市场正在出现一个显著的分化趋势——小克拉钻石价格继续下滑,而大克拉钻石价格相对坚挺。

Rapaport 的交易数据、国际批发报价,以及零售端反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:市场正在重新定义“价值感”的区间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化?
资深人士认为最核心的原因,来自于培育钻石的市场替代效应。
根据美国主要珠宝零售商的销售数据:
1万美元以上的消费区间,主流仍是天然钻石;
8000美元以下的市场,则几乎已被培育钻石全面占据。
更有意思的是,美国消费者购买钻石的中位克拉数正在发生质变:过去购买天然钻石时的中位克拉数是1.6克拉;现在购买培育钻石时,中位克拉数上升到了2.2克拉。
这意味着消费者的预算没有明显增加,但他们通过选择培育钻石获得了更大尺寸、更高视觉价值的产品体验。
于是,一个新的价格结构出现了:2克拉以下天然钻石受到替代冲击最严重,而2克拉以上的天然钻石因为稀缺性和收藏属性反而更稳固。

从供应端看:小钻压力、大钻支撑
在上游毛坯市场,这种分化也早已显现。印度小粒面钻切工厂库存积压明显,部分工厂甚至出现阶段性停产;而大克拉原石(2克拉以上)仍保持良好成交率,尤其是高净度、高色级的品类。
De Beers近期的Sight销售数据显示,1克拉以下毛坯价格继续下调,而3克拉以上优质原石成交稳定;
Alrosa的供货也更倾向于中大粒级的分级石。上游调整节奏反映了市场真实需求的重心转移。
当终端消费偏向更大、更有“存在感”的钻石,产业链也会随之重新配置。

从零售端看:消费心理的再平衡
在珠宝柜台层面,这场分化体现得更微妙。
消费者不再以“钻石是否天然”作为唯一判断标准,而是以“视觉价值”和“预算匹配度”重新评估选择。
在美国市场,培育钻石的普及带来了三个显著心理变化:
消费门槛下降,过去觉得“买不起钻戒”的人开始进入市场;
消费心理上移,同样预算可以买到更大的钻石,满足“可见的幸福”
天然钻石回归稀缺价值,高净度、大克拉天然钻成为“真正稀有”的象征。

Copyright © 2006-2022 我爱钻石网 www.ilovez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3970号
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贝丽北路金展珠宝广场二十层20F-05/06
深圳市钻永恒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