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与天然钻石都是备受追捧的珍贵藏品,但关于 “哪个更稀有” 的疑问始终存在。从元素构成到形成过程,再到市场可及性,两者的稀有度差异显著。

一、元素层面
从化学元素角度看,黄金的稀有性与生俱来。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科学家乌尔里奇・法乌尔指出,黄金是中子星碰撞形成的重金属,属于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之一。加拿大地球科学教授亚娜・费多尔丘克补充,地球地壳中黄金的平均浓度仅为 10 亿分之 4,要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藏,浓度需达到这一水平的 1250 倍,可见黄金元素本身极为稀有。
而天然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,这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。地壳中碳的平均浓度约为 10 亿分之 20 万,远超黄金的元素浓度。但钻石的稀缺性从不依赖元素本身,而是源于其严苛到近乎苛刻的形成过程,这也让天然钻石与普通碳元素彻底区分开来。

二、形成过程
黄金的稀有在于元素总量少,但只要达到一定浓度就能形成矿藏,且开采难度相对可控。而天然钻石的形成,需要满足一系列几乎不可能复制的自然条件,成功率极低。
天然钻石只能在地幔深处形成,碳元素需被埋在地下 150 公里处,在 50 亿帕的惊人高压下,被加热至 1204 摄氏度,再通过火山喷发迅速带至地表冷却。这一过程中,任何环节的偏差都会导致钻石无法成型 —— 若抬升速度过慢,钻石会还原为石墨,永远无法以宝石形态存在。即便陨石撞击也能形成钻石,这类钻石往往极小,鲜有具备收藏价值的精品。
相比之下,黄金在地球形成时便随重元素向地核聚集,虽深层储量难以开采,但地壳中仍有零散分布,形成矿藏的概率远高于天然钻石成型的概率。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:可开采的天然钻石数量,远比黄金更为罕见。

三、市场价值
有人认为,人造钻石的出现会降低天然钻石的稀缺性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科学家可在实验室模拟条件将石墨转化为钻石,但人造钻石的售价通常比天然钻石低 30%,核心原因就是天然钻石的自然稀缺性无法复制。
黄金的稀有是元素层面的,但天然钻石的稀有是 “自然造化” 的专属成果 —— 它不仅是碳的特殊形态,更是亿万年地质运动的结晶,每一颗天然钻石都独一无二。上海钻石交易所数据显示,天然钻石年产量持续下降,从 21 世纪前期的 1.6 亿至 1.8 亿克拉降至 2024 年的 1.1 亿克拉,投资级天然钻石的稀缺性进一步凸显。

更重要的是,天然钻石的稀缺性直接转化为长期保值潜力。过去 35 年,天然钻石成品价格年均增长率约 3%,2 克拉以上的高品质天然钻石更是稀缺中的稀缺,在全球交易平台上占比不超过 1%,其保值增值能力远超普通黄金饰品。
黄金的元素稀有值得肯定,但天然钻石的稀缺是 “形成难度 + 自然存量 + 不可复制性” 的三重叠加。从佩戴意义到投资价值,天然钻石的稀缺性都更具独特性,这也是它能成为永恒信物与优质投资品的核心原因。选择天然钻石,不仅是拥有一件珠宝,更是收藏一份自然馈赠的稀缺瑰宝。
Copyright © 2006-2022 我爱钻石网 www.ilovezu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73970号
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贝丽北路金展珠宝广场二十层20F-05/06
深圳市钻永恒科技有限公司